contentstart-
相传,中原在成为中原之前,有个名字叫中洲。中洲伴有二荣,随有二耻。曰临安,曰风流。
时人谓曰:“弗中洲之所存陨,兴也临安,败也临安;盛也临安,衰也临安。”
“中洲之所易名,为此二者之故。”
由此,世人唾之,天下嫌之,历千年而逝,相忘于江湖。
临安生于中洲,据载,其未主文武俱备,玉树临风,凡所辖地,现盛世之人间。
东风入律,盛况空前。
惜一生无后,邓攸无子。膝下曾抚义子一,未成大业。
不惑之年,溘然长逝。
……
此后,铁蹄踏,临安灭。
风流源自北冥,本无名无性,奈何出掌门二人,飞扬跋扈,嚣张肆意,无所不为至极。
日日招摇过市,风流成性。
凡所过之地,万人空巷,看取红袖一片。
从而此门派得名,风流。
……
经年,风烟散,风流隐。
说来也是奇怪,自从临安亡国,原临安人也开始越发不相待见起来,那会儿,不论所骂之人是公是母,倘若来上一句“你不愧是那临安的人啊!”,于人而言,便是莫大的侮辱。比什么“懦夫”“废物”之流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虽说一千年过去了,考证不得,但甚至都不用仔细想,脑海中自然就描绘出怎样的一副盛况。
当然,凡事都是允许意外存在的。
按理说,临安与风流,无非就是狼狈为奸,但是,就算翻烂所有文献,骂临安的罄竹难书,提风流的屈指可数。
原因有待商议,事实一目了然。
诚然,风流中人,个个皮相好,迷倒九州万千,不限男女,算原因一。
至于其他,好说好说,都是后话。
水深着呢……
唯一可以得知的,是临安时期的一个先生,自号风流门下亲传弟子,虽其真假不可辨。
先生自是,承天之道,卦卜吉凶,算得一手好卦。
帮人添堵不在少数,张口即来,无非全是一
“今日不宜出门半步,除非去买烟火记栗子酥”云云。
信的人呢,大有人在,都说先生准,从未出错。
只是规矩有一:先生是借佛祖之力洞悉六界,事成需余珍馐一份供与佛祖。
初听问题不大,是的,抛开先生自家摊前的空食盒且不谈……
后来也有这么一天,这位先生干了件大事
——死遁。
关于先生的归处也是众说纷谈,多数人暂且认为,他是受天道庇佑,飞升上天去了。
后者自然不假,可前者,确自然难说。
毕竟,天上之事,可不兴多言。神仙的那些一二事,同样容不得凡人,窥知分毫。
-content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