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tart-
东宫。


临近中午,天气还算暖和,萧景琰和皇后二人往东宫庭院的凉亭中走去。


“雪儿拜见皇后娘娘。”


雪儿见到皇后来了,赶紧过来行礼拜见。


“雪儿啊,好久不见了,在东宫可还好?”


雪儿是皇后从小一手培养出来的,感情颇深。虽然是下人,皇后对她也像亲人一样。


“回娘娘,雪儿很好,太子殿下对奴婢也很好。”


雪儿赶紧回话。


等到了凉亭,萧景琰和皇后二人坐下后,雪儿开始煮茶。


“琰儿,听你父皇说,楚国长公主已经决定要嫁给你了?”


柳皇后笑眯眯的看着萧景琰问道。


“是的母后。”萧景琰答道。


“钦天监选好日子了吗?”柳皇后问道。


“还没呢,反正也不着急。”萧景琰对这件事有点漫不经心。


“我儿长大了,要娶媳妇了。娶了媳妇可要更稳重些,不可再胡闹了。”柳皇后对着萧景琰说着。


“儿臣记住了。”萧景琰无奈一笑。


母子二人又在凉亭内闲聊了一会。


“陛下驾到。”


临近午时,东宫外传来王德胜的声音。


“拜见皇上(父皇)。”听到王德胜声音的柳皇后带着萧景琰来到东宫门口迎接景皇。


“好了,私下就不必太在意这些繁文缛节了。”景皇显然心情很好,笑着对母子二人摆摆手。


“谢皇上(父皇)。”母子二人对着景皇一礼后跟着景皇往东宫里走去。


来到刚才的凉亭。


雪儿给景皇倒上茶水。


“雪儿,让人上菜吧。”萧景琰对着雪儿说道。


“是!殿下!”雪儿对着三人一礼后,去厨房传话了。


王德胜守在亭外。


三人在亭内聊着天。


景皇开口道:“琰儿,你和楚国公主的婚期,钦天监已经送来了,就在下月十六。你可要好好准备。”


“什么?这么快?”萧景琰一脸惊讶。


按理说,古代的婚礼有一大堆的礼节和程序要走,更何况是太子娶正妃。按理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完。


“是啊陛下。为何如此匆忙?”柳皇后也一脸的疑惑。


“这是楚皇的意思。当定下联姻后,楚卿烟让人将楚皇的手书传给了朕。”景皇也是叹了一口气说道。


“可是楚国发生了什么大事?”萧景琰想起之前和郭嘉谈起关于这次联姻的事,郭嘉猜测是楚国发生了什么变故。


“楚皇信中有言,近段时间赵国年轻一辈出了一位安国候,此人才略非凡,自此人出现后,赵国屡屡进犯楚国边境,楚国虽然比景国强盛,但是楚国重文,军备不强,武力比不上赵国,若赵国来犯,楚国怕是抵挡不住赵国的兵锋。所以想与我国联盟。至于联姻,只是加强联盟的一种手段,因为最近赵国犯境的次数越来越多,所以楚皇想要一切从简,尽快完婚,若赵国来犯,希望我国能出兵援助。”景皇说了一下大概的情况。


原来如此。萧景琰心里默默盘算着。


“陛下,哪怕时间仓促,也不可委屈了琰儿啊。”柳皇后的第一反应还是为儿子着想,怕委屈了儿子,毕竟正妃只有一个,侧妃和妾室可不会大张旗鼓。


“琰儿你怎么看?”景皇看向了萧景琰。


“回父皇,大婚之事,全凭父皇母后做主便可。”萧景琰心里还在想着事,回答的有些敷衍。


“你在想什么?”景皇看出了萧景琰心里有事,便问道。


“父皇,儿臣想建立一支新军,不知可否?”萧景琰索性也就直接坦白的跟景皇说了。反正也没什么其他心思,没什么好遮掩的。


“哦?东宫太子六率的两万人还不够你用吗?”景皇有些疑惑道。


“回父皇,太子六率是够用了,只是儿臣听闻赵国之事,想着现在我国兵力有些不足,而且也有些复杂。”萧景琰想了想说道。


“怎么个复杂?”景皇听到萧景琰的话来了兴趣。


“南蛮边境现如今剩守军两万余,其余赵,楚两国边境各有十万,京城御林军两万,龙骧虎贲二军各一万。各州县府兵共二十余万。加上太子六率两万人,总共近五十万人。”萧景琰计算道。


“确实如此,那这有什么复杂的?”景皇问道。


“现如今,边境守军定然不能动,各州县府兵虽然可以抽调一些,却因没有上过战场,没有见过血,战力有所不足,京城中的御林军也不可随意抽调,毕竟这是保护父皇的根本。”


萧景琰抿了一口茶,皱了皱眉头,显然还是不习惯这跟汤水一样的味道,继续说道:


“现如今能动用的兵马只有龙骧虎贲军和儿臣的太子六率共四万人。若真的要支援楚国,和防范赵国,怕是不够用。所以儿臣想成立新军。”


萧景琰说完话看着景


-contentend